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WHATZ whatz

Room 963 凝光向域Gaze.Aura.Dimension

已更新:4月18日

藝術所見證的歷史,是人們對此時代之所思所感,除了傳達藝術家個人語彙、理念及想法,也表現一種意識與心理狀態,是一段時間與空間的感受。創作者們運用各自表現形式,形塑個人創作風貌,藉由作品結合個人生命體悟,凝鑄此時空之「靈光」樣態,在當代場域創造獨特且回應時代之創作。本次邀請十三位藝術家參與,從不同向度敘述著「凝光向域」的藝術語彙及審美價值。


The history witnessed by art is what people think and feel about this era, which not only conveys the artists' personal vocabulary, ideas and thoughts, but also expresses a state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a feeling of time and space. The creators use their own forms of expression to shape their own creative style, and by combining their works with their own life perceptions, they have gazed the "Aura" of this time and space, creating unique and responsive creations in the contemporary scene. Thirteen artists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xhibition, and the artistic vocabulary and aesthetic value of " Gaze.Aura.Dimension " are described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藝術家張家荣

現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博士班

擔任中華亞太水彩協會副理事長

曾獲新北美展水彩類 第二名、全國美展水彩類金牌獎、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傑出創作獎等獎項

善於使用個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在諸多媒材中偏好使用水彩記錄自身的生活,藝術家認為每個媒材擁有不同的語彙與想傳遞的訊息,因此選用輕柔、透明、內斂的媒材來處理自身情感書寫再適合不過,諸如自己的家鄉、爬過的山林、生活的海邊、旅行過的城市,借景抒情表現不同種情緒,使水彩媒材語彙更為凸顯。




 

藝術家曾冠樺


1989年出生於台灣台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水墨畫組

【重要資歷】 2013 師大美術系德群藝廊、國父紀念館逸仙書房,「沉墨高揚new star」聯展 2011 青田十六展覽空間,四人水墨聯展「爽爽展」 2013 彩墨新人賞 新人賞 2011 師大美術系畢業展 典藏獎 2010 南海扶輪社獎學金水墨類 第三名

曾冠樺的成長記憶圍繞在日常隨處可見的光影和微光的照射,與原本清晰但逐漸模糊的形體。猶如山林之間,朦朧雲霧緩緩吞噬山形一般,環境與自我本體產生變化,定位關係也逐漸不明。曾冠樺時常在觀察光影的過程中,記錄時間與光線強弱,彷彿視覺引發了觸覺的記憶,消融模糊,且充滿著朦朧氣氛。穿透虛實之間的微白光線是生活的時光,她讓筆刷刷痕交互重疊,在光白中創造出消融虛幻的影像。或許那不是真正的現實,可能是內在心靈一幅幅自身生命經驗的臆想。

 

藝術家呂如笙,以玻璃的「反射性」和「透明性」來闡釋自身作品,「反射性」的概念來自於玻璃以自身的空間包容著不同物件的投射,經由影像與影像之間的交疊,解構後又再造成新的影像,視覺的關聯性也因而打破原本的平衡,如此呈現的影像是朦朧不清,彷似夢境般體現了看得見卻道不出的狀態。

在這種複雜交錯的平面上投射著城市的多變虛無,它的變是每秒每個瞬間不斷反覆著瓦解、重組,其中又是肉眼可見的真實,但以語言所道不出的虛。而「透明性」是欲表達在這個矛盾的城市裡,自認是個格格不入的漫遊者,如班雅明 (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所說:「漫遊者,雖然身處於都市文明與擁擠人群之中,卻又能以抽離者的姿態旁觀世事。」以一種漠然的態度面對城市,如同鏡面的淨與靜,化透明成為創作時展現外在與內在間相互衝撞的情感,步行於城市裡思索著自我的存在,然而這種存在卻又是受到外來因素影響後的虛假存在,因此藝術家選擇不語,靜靜的隱身於繁忙的城市中等待。


 


楊融 Yang Rong

1999年生於高雄。

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水墨創作組。

創作以個體的「自我認同」探索過程為主軸。運用水墨媒材與工筆技法刻畫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延續觀者對於物件的熟悉感與既定印象,鋪陳虛實空間,並藉由反覆的暈染營造氣韻,模糊畫面,帶領觀者跳脫現實中的私人空間進入個體的思緒及想像,如同於夜幕籠罩的個人空間中輾轉,在認知中的「已知」與「外在刺激」間擺盪。


 

林酉融,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碩士研讀中 (M.F.A)。創作動機汲取城市生活中的人群狀態,試圖想藉圖像內容與視覺呈現,記述城人(Urban Dwellers)漫遊於城市之海的心靈運作狀態。

高速流轉的城市頻率使意識在彼此生活間隙漫流,欲藉由作品回歸當今都會詩性的情感及隱喻新都市主義發展之連帶現象。期盼由圖像中呈現的小人物及借喻為人的玫瑰與都會夢境色彩的相遇,能讓觀者回憶起意識洪流中沉潛的心靈圖像,曖昧交織的書寫性線條如同生活中的浪漫碎片更象徵心靈緩緩流淌的心海在圖像蔓延,創造觀者與圖像對話的機會。


3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